温县武术协会

欢迎进入温县武术协会官方网站!

咨询电话: 13137910661、13137910661、
新闻中心

温县是太极拳的发源地,太极拳是中国对外交往的名片

武术公告
关于举办“印象太极杯”温县第三届武术 锦标赛的通知

关于举办“印象太极杯”温县第三届武术 锦标赛的通知

2023-03-11

“印象太极杯”温县第三届武术锦标赛竞赛规程 一、比赛时间2023年4月28日—5月5日二、比赛地点武术套路:陈家沟太极拳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太极推手:印象太极全域剧场三、主办单位温县人民政府四、承办单位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温县教育局温县体育运动发展中心温县武术协会五、协办单位河南省知行太极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温县太极星工场传媒有限公司六、参加单位各武术馆校、社团、俱乐部、中小学校等有关单位及个人七、比赛项目(一)太极拳比赛项目1.太极拳、械传统项目(1)各式太极拳: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26式太极拳、陈式小架、忽雷架任选一项;(2)太极短器械:传统刀术、剑术套路、太极球任选一项;(3)太极长器械:传统枪术、棍术、春秋大刀任选一项;(儿童组限报)2.太极拳规定项目陈式、杨式、武式、孙式、吴式规定太极拳、42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24式太极拳任选一项;3.太极拳对练项目徒手与徒手、器械与器械、徒手与器械项目任选一项。(二)少林拳比赛项目1.传统拳术:简化少林拳、七星拳、通臂拳、罗汉拳、大洪拳、小洪拳任选一项;2.传统器械:少林单刀、阴手棍、少林单剑、少林十三枪等任选一项;3.少林拳对练项目徒手与徒手、器械与器械、徒手与器械项目任选一项。 (三)推手比赛项目1.推手比赛运动员年龄16—45周岁(1978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2.推手比赛设男子组60公斤级(≤60Kg)、70公斤级(≤70Kg)、80公斤级(≤80Kg)、80公斤以上级四个级别。设女子组无差级一个组别。(四)集体项目1.每队限报一项,拳、械内容不限,必须配乐(自备CD音乐盘、U盘,无歌词说唱),按类别分为拳术类、器械类、拳械混编类划分。2.单设少儿太极操集体项目,配口令音乐不予扣分。(五)年龄分组1.太极拳、少林拳、对练、集体比赛项目分组(1)儿童组(A组):12岁以下(2011年1月1日之后出生)(2)少年组(B组):12岁至17周岁(2006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3)青年组(C组):18岁至39岁(1984年1月1日-2005年12月31日)(4)成年组(D组):40岁至59岁(1964年1月1日-1983年12月31日)(5)老年组(E组):60岁以上(1963年12月31日前)(6)集体项目:不分年龄组别2.推手比赛项目不设年龄分组。八、参加办法(一)太极拳、少林拳、对练、集体项目参加办法1.每单位可派领队1人,教练1人,随行医生1人,运动员人数不限,男女不限;2.拳术、器械每一个单项不足8人时,均编入相邻组别。(二)推手比赛项目参加办法1.每队可报领队1人,教练1人,随队医生1人,运动员人数不限。2.5人及以下级别参赛运动员上升至高一级别参赛。九、竞赛办法(一)太极拳、少林拳、对练、集体项目竞赛办法1.本次比赛分武术套路、太极推手两个大项比赛,每项比赛计算积分,设比赛团体积分奖励;2.本次比赛遵循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2012)《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及有关补充规定;3.太极拳类项目(1)太极拳、械传统套路必须具有传统风格特点的技术动作为基本内容的套路形式,演练中掺杂有太极拳、械竞赛套路内容不予评分。(2)规定项目中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42式太极拳、42式太极剑、24式太极拳和32式太极剑,分别采用中国武术研究院编印的《太极拳竞赛套路》、《四式太极拳竞赛套路》、1996年编印的《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和1991年编印的《太极剑竞赛套路》。(3)传统太极拳演练时间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4)规定项目必须按照规定套路顺序演练,不得增减和改变动作。每增减一个动作或每改变动作一次,均扣0.1分,累计扣分。裁判长吹哨之后的剩余套路未完成不予扣分。(5)传统太极剑和42式太极剑演练时间3-4分钟(运动员演练至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6)太极单刀演练时间不少于1分钟(运动员演练至1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7)其它器械和对练套路演练时间2—3分钟(运动员演练至2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4.少林拳类项目(1)少林拳传统项目必须具有传统性,充分体现少林拳的风格特点,不得改变动作。(2)少林拳传统拳术、器械、对练项目演练时间不超过2分钟。(3)少林拳集体项目演练时间不少于1分钟。5.其它(1)比赛按照各项目运动员比赛顺序,每2~6名运动员一组,同场比赛,分别评分。(2)集体项目应具观赏性,有主题,有创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演练时间不少于4分钟,每队6-12人,男女不限,不足6人,每少1人由裁判长扣0.5分。少儿太极操按动作要求熟练完成,不作时间规定,每队不少于12人。(3)运动员的参赛服装不作规定,但要体现出民族特色、项目特色、运动特色和时代特色。(二)推手比赛项目竞赛办法1.比赛采用单败淘汰制;2.比赛采用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新制定的《2022太极推手竞赛规则(试行版)》。十、录取名次与奖励(一)太极拳、少林拳、对练、集体项目名次录取与奖励1.儿童组、少年组、青年组、成年组、老年组各单项男、女均分别录取前8名,颁发获奖证书,按9、7、6、5、4、3、2、1计分。2.对练项目录取前6名(不足6队减一录取),颁发获奖证书,按7、5、4、3、2、1计分。3.集体项目录取前6名(不足6队减一录取),颁发奖匾,按7、5、4、3、2、1计分;4.少儿太极操集体项目单独录取前6名,本次比赛不参与团体积分。(二)推手项目名次录取与奖励推手比赛每个级别按实际参赛人数录取名次。该级别运动员在12人以上的录取前8名,不足12人的组别减一录取,颁发获奖证书;冠亚季军分别奖励人民币3000元、2000元、1000元;按9、7、6、5、4、3、2、1计分。(三)团体代表队名次录取与奖励1.设套路比赛团体总积分奖,按实际参赛队每单项积分计算,团体总分从高往低降序,团体第一名单位奖励价值5000元训练器材,第二名奖励价值3000元训练器材,第三名奖励价值1000元训练器材。2.团体代表队设“体育道德风尚奖”6名、“优秀组织奖”6名(评选办法由大会组委会依据赛事中各代表队集体表现决定)。十一、报名与报到(一)报名1.各参赛单位和个人需用A4纸打印填写报名表一份。2.运动员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带姓名免冠电子照片1张、人身意外保险单(推手项目必交)、填写比赛责任声明书及报名表,加盖参赛单位公章于2023年4月14日前报送县武术协会(黄河路386号),并将报名表电子稿发至邮箱(wxwgzxpxb@163.com)。手写稿报名表,不予受理。报名表下载网址:温县武术协会http://www.wxwsxh.cn/联系人:马金婷13137910661   朱苗苗13523346760联系电话:0391-25341613.凡因本单位(或参赛运动员本人)原因造成的姓名、性别、项目有误,在秩序册编好后不予更改,望各单位认真填写报名表,审核无误后再报送。(二)报到1.裁判组学习、领队教练联席会议及比赛时间另行通知。2.参赛运动员必须在赛前30分钟参加检录,3次点名未到者,按弃权处理。十二、费用(一)温县武管中心负责裁判员劳务费,团体总积分奖励的物品购置。(二)温县体育运动发展中心负责场开幕式的费用。(三)河南省知行太极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负责推手比赛场地服务和项目奖金。(四)温县武术协会负责套路比赛赛事场地电费、保洁费等其他费用。(五)各参赛单位交通、保险、食宿等费用自理。十三、其它(一)仲裁委员会人员组成和职责范围按《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二)裁判员由大会组委会选调,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十四、未尽事宜另行通知温县第三届武术锦标赛规程及附件

关于温县武术协会办理个人会员的通知

关于温县武术协会办理个人会员的通知

2020-11-25

温县武术协会(以下简称“县武协”)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范围内,团结全县武术工作者和武术爱好者,积极开展武术运动推广普及,促进我县武术事业繁荣昌盛的非营利性社团组织。为加强县武协的组织建设,根据《温县武术协会章程》有关规定,县武协将于2020年6月开展个人会员的入会申报工作,具体通知如下:一、申报条件能够遵守县武协章程,行使会员权利,履行会员义务,按时缴纳会费。个人自愿提出申请,经县武协批准,可成为县武协会员。二、申报注册时间和要求1.申报注册时间从2020年6月15日开始;2.A4纸打印申请表一份(后附申请表)和一寸证件照两张,报至温县武术协会办公室(可邮寄)。地址:温县黄河路366号(原老公路段)院内三楼西侧,联系人及电话:马金婷13137910661,任志强19837171746三、会员会费标准和交费方式1.会员每年会费100元;2.账  户:温县武术协会开户行:河南省农村信用联社温县温泉信用社账  号:28702001600000361四、会员的权利和义务(一)会员享有下列权利:1.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2.对本会工作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3.参加本会活动并获得本团体服务的优先权;4.按照规定参加本会组织的各类武术活动,并享受会员优惠政策;5.有获得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的优先权;6.会员可享受《温县易德太极文创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文创产品8.8折优惠;7.持有效会员证,可在陈家沟景区享受本年度免票优惠政策;8.可领取会员证一份;9.可领取协会徽章一枚;10.入会自愿,退会自由。(二)会员履行下列义务:1.遵守本会章程和各项规定;2.执行本会的决议;3.按规定交纳会费;4.维护本会合法权益;5.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6.积极宣传和开展武术活动;7.认真完成本会委托的各项任务。附件:温县武术协会个人会员申请表

武术资讯
暂无内容
太极拳的“六封四闭”是哪六封、哪四闭?
2025 02-20

  “六封四闭”是陈氏太极拳的核心招法之一,其名称源于对攻防技术的哲学概括,体现了太极拳虚实相生、阴阳相济的原理。以下是关于“六封”与“四闭”的具体解释:  一、“六封”的含义  六封指的是通过太极拳技术封锁对手的六大攻击部位,即:  1. 手:控制对手的手部动作,化解其拳、掌的攻击;  2. 足:限 制对方的腿部移动或踢击;  3. 肘:压制肘部关节,使其无法发力;  4. 膝:封住膝部的攻击或支撑力;  5. 肩:破坏肩部的平衡与发力;  6. 胯:制约胯部转动,削弱整体稳定性。  这一招法通过精准封锁对手的“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使其进攻与退守陷入被动,达到“我顺人背”的技击效果。  二、“四闭”的深层意义  四闭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关闭”,而是通过内修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  1. 闭目:减少外界干扰,专注内在感知;  2. 闭耳:屏蔽杂音,专注动作与气息的协调;  3. 闭鼻:通过深长的腹式呼吸,使气息沉入丹田;  4. 闭口:避免气散,凝聚内气于丹田。  此处的“闭”实为“内敛”,通过收敛感官、专注丹田,使精气神合一,达到《十三势行功心解》中“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的境界,从而提升内劲的凝聚与爆发力。  三、争议与不同解读  1. 名称来源的争议:  有观点认为“六封四闭”是“如封似闭”的方言误读,因其动作形似关门,但此说法被多数拳家反驳,认为原名称更贴合其攻防内涵。  2. “四闭”的延伸解释:  部分理论认为“四闭”对应“四门紧闭”(眼、耳、鼻、口),与道家修 炼的“三元归一”结合,强调内气修 炼与技击的相辅相成。  四、六封四闭的实战应用  1. 攻防兼备:  防守时,通过螺旋缠丝劲化解对手攻击;  进攻时,以捋、挤、按等手法破坏对手重 心。  2. 动作要领:  以腰为轴,带动四肢螺旋运动;  呼吸与动作配合,如“吸气蓄劲,呼气发力”;  强调“化打合一”,即化解与反击同步完成。  总结  “六封四闭”既是技术层面的攻防策略,也是内修心法的体现。其核心在于通过“封锁对手”与“内敛自身”的平衡,实现太极拳“以柔克刚”“阴阳互济”的至高境界。不同流派或存在细节差异,但核心原理相通,需在明师指导下结合实践体悟。  来源: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太极拳专委会

2025 02-20
太极拳的“六封四闭”是哪六封、哪四闭?

  “六封四闭”是陈氏太极拳的核心招法之一,其名称源于对攻防技术的哲学概括,体现了太极拳虚实相生、阴阳相济的原理。以下是关于“六封”与“四闭”的具体解释:  一、“六封”的含义  六封指的是通过太极拳技术封锁对手的六大攻击部位,即:  1. 手:控制对手的手部动作,化解其拳、掌的攻击;  2. 足:限 制对方的腿部移动或踢击;  3. 肘:压制肘部关节,使其无法发力;  4. 膝:封住膝部的攻击或支撑力;  5. 肩:破坏肩部的平衡与发力;  6. 胯:制约胯部转动,削弱整体稳定性。  这一招法通过精准封锁对手的“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使其进攻与退守陷入被动,达到“我顺人背”的技击效果。  二、“四闭”的深层意义  四闭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关闭”,而是通过内修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  1. 闭目:减少外界干扰,专注内在感知;  2. 闭耳:屏蔽杂音,专注动作与气息的协调;  3. 闭鼻:通过深长的腹式呼吸,使气息沉入丹田;  4. 闭口:避免气散,凝聚内气于丹田。  此处的“闭”实为“内敛”,通过收敛感官、专注丹田,使精气神合一,达到《十三势行功心解》中“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的境界,从而提升内劲的凝聚与爆发力。  三、争议与不同解读  1. 名称来源的争议:  有观点认为“六封四闭”是“如封似闭”的方言误读,因其动作形似关门,但此说法被多数拳家反驳,认为原名称更贴合其攻防内涵。  2. “四闭”的延伸解释:  部分理论认为“四闭”对应“四门紧闭”(眼、耳、鼻、口),与道家修 炼的“三元归一”结合,强调内气修 炼与技击的相辅相成。  四、六封四闭的实战应用  1. 攻防兼备:  防守时,通过螺旋缠丝劲化解对手攻击;  进攻时,以捋、挤、按等手法破坏对手重 心。  2. 动作要领:  以腰为轴,带动四肢螺旋运动;  呼吸与动作配合,如“吸气蓄劲,呼气发力”;  强调“化打合一”,即化解与反击同步完成。  总结  “六封四闭”既是技术层面的攻防策略,也是内修心法的体现。其核心在于通过“封锁对手”与“内敛自身”的平衡,实现太极拳“以柔克刚”“阴阳互济”的至高境界。不同流派或存在细节差异,但核心原理相通,需在明师指导下结合实践体悟。  来源: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太极拳专委会

2025 02-20
朱向华:陈式太极拳精要十三式套路分解(11.掩手肱拳)

  朱向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武术七段,国家 级武术段位考评员,国家一级裁判。陈家沟天才太极院院长。

2025 01-10
陈有华:陈氏行功太极球套路分解(2.左哪吒探海、3.右哪吒探海

  陈有华,温县庆州武院院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氏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武术七段,中国武术段位制国家 级考评员,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焦作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


  • 一键拨号
  • message
    短信咨询
  • map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