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研究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信息与网络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年度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案例征集和评选工作已完成,专家共评选出27个案例。其中,由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智慧化中心、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共同完成的《“太极拳一张图”——以数字技术保护传承太极拳》案例成功入选。 据悉,当前,数字化传承与创新成为时代赋予的新课题,太极拳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通过数字技术保护传承太极拳,不仅是对国家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贯彻落实,更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履约。在2022年12月17日太极拳申遗成功两周年之际,相关单位利用大数据、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了“人人可体验、全网共参与”的太极拳数字资源知识图谱“太极拳一张图”。“太极拳一张图”适配移动端,通过“中国非遗协会太极拳专委会”微信公众号进行访问,用户搜索后可展现太极图谱、人物名片、太极地图和AI绘图等。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改玲 报道图为资料图片
近日,来自秘鲁和乌拉圭的20余名太极拳爱好者来到太极拳发源地温县,在张保忠太极武院开启了一场学习太极拳的精彩之旅。 太极拳,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其刚柔并济、内外兼修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爱好者,络绎不绝来到太极拳发源地温县,汲取太极拳的精髓。 在学习过程中,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太极拳爱好者,跟随太极拳教练,一招一式,认真揣摩。教练耐心讲解着太极拳的动作要领,“洋弟 子”凝神聆听,反复练习,力求每一个动作精准到位。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健身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通过学习太极拳,我们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同时也增进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秘鲁太极拳爱好者好喜楼说。 “教外国友人练拳是一种独特而难忘的体验。他们对太极拳充满了好奇和敬畏,带着开放的心态来学习,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传播太极拳的机会。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可以理解太极拳背后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该院教练张峻彪表示。 此次秘鲁、乌拉圭太极拳爱好者在发源地的学习活动,不仅是一次学习交流机会,也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搭建了又一座桥梁。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国际友人通过太极拳这一独特的文化载体,了解中国、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温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侯贝 实习生 高语浛 报道
在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现场,太极拳互动体验装置——传统与科技碰撞融合,成为媒体记者捕捉的焦点。 观众通过体感设备,跟着虚拟人学打太极拳。(中新网济南10月17日报道) 动态捕捉人体动作,教人打太极。(央视新闻直播间10月18日报道) 会场上,民众热情参与互动装置的体验,共同追求健康生活,众多游客被吸引,纷纷驻足体验。大家使用体感设备,跟随虚拟教练一招一式地学习太极拳。 “太极拳互动体验”项目运用Kinect体感设备实现实时动作捕捉与反馈,结合深度感应、骨骼追踪、语音互动等技术,构建了沉浸式的太极拳学习平台,使体验者在虚拟环境中享受互动学习的乐趣,增进了公众对太极拳的认识与兴趣。该项目由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和智能设计实验室(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共建)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