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协会和设有武术段位制工作委员会的高校等一级单位会员: 为贯彻落实新印发的《中国武术段位制(试行)》《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推动武术段位制改革试行工作全面开展,做好武术段位制高段位七段晋升工作,经研究决定,开展“2022年《中国武术段位制》高段位(七段)国家考试”工作。请各相关单位认真组织,严格审核报考资格,做好相关申报工作。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函告如下: 一、时间安排 (一)申报时间:本次考试申报将从2022年12月10日开始,至2022年12月31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二)考试时间地点:具体时间地点,将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另行通知。 二、参加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协会,设有武术段位制办公室的高校等一级单位会员,以及符合申报条件的社会个人均可参加。 三、申报资格 凡获得六段满5年,系统掌握某一拳种(含散打)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并取得一定成绩,遵守武德、品行端正,对武术运动普及推广、传承发展、全民健身、教学科研作出一定贡献,同时符合以下任一系列相关条件和要求者,可申报参加全国高段位(七段)国家考试,并申请晋升七段。 (一)教练员系列:长期从事专职武术教练员工作,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获得武术国家级教练职称;或武术高级教练职称满5年;或武术中级教练职称满10年; 2.获得六段后,作为主要教练训练两年以上的运动员,获得过世界杯、世锦赛,亚运会、亚洲杯、亚锦赛等国际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冠军1次及以上; 3.获得六段后,作为主要教练训练两年以上运动员,获得过全运会、冠军赛、锦标赛等全国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前三名3人次及以上; 4.获得六段后,作为主要教练训练两年以上运动员,有10人及以上输送至上一级组织,并在四年内,其中有5人次及以上获得全运会、冠军赛、锦标赛等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前八名; 5.获得六段后,作为主要教练训练两年以上运动员,有20人次及以上获得武术中段位; 6.获得六段后,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杂志公开发表武术文章1篇及以上。 (二)裁判员系列:具备专业武术裁判员资格,精通武术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多次参加武术赛事裁判或段位考评工作,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获得武术国际级裁判员;或武术国家级裁判员满5年; 2.获得武术段位一级考评员满5年; 3.获得六段后,在世界杯、世锦赛,亚运会、亚洲杯、亚锦赛等国际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中担任过裁判员工作1次及以上; 4.获得六段后,在全运会、冠军赛、锦标赛等全国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中担任过裁判员工作2次及以上; 5.获得六段后,在国际性、全国性社会武术比赛中担任裁判长及以上职务2次及以上,或担任裁判员3次及以上; 6.获得武术六段后,在各省市武术中段位考试担任考评长及以上职务2次及以上。 (三)运动员系列:从事专业武术运动训练,运动成绩优异,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获得国际武英级运动员(国际运动健将);或武英级运动员(运动健将)满5年; 2.获得武术副高级职称;或武术国家级裁判员资格; 3.获得六段后,获得过世界杯、世锦赛,亚运会、亚洲杯、亚锦赛等国际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冠军1次及以上; 4.获得六段后,获得过全运会、冠军赛、锦标赛等全国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前六名2次及以上; 5.获得六段后,曾入选国家队或国家集训队,或被选派代表国家参加比赛、外事出访、推广培训或宣传展演等2次及以上; 6.获得六段后,曾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或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主办的武术全民健身公益服务活动或宣传推广活动等2次及以上。 (四)教学科研系列:长期从事武术教学或科研工作,理论成果丰硕,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获得武术正高职称(含正高级教师);或武术副高职称满5年(含高级教师);或武术中级职称满10年(含一级教师); 2.获得六段后,承担或作为主要成员完成国家社科或其他国家级课题武术科研项目1项及以上; 3.获得六段后,在国际SCI或SSCI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武术科研论文1篇及以上; 4.获得六段后,在国内CSSCI或CSCD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武术科研论文2篇及以上; 5.获得六段后,所撰写武术论文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获得一等奖2次及以上; 6.获得六段后,组织所任教学生参加段位制考试或考评,有100人次及以上获得武术段位。 (五)管理人员系列:长期从事武术管理人员,业绩突出,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从事武术管理工作满10年的正科级及以上职务者; 2.获得六段后,作为主要负责人承办由中国武术协会主办或授权的国际性、全国性武术赛事活动2次及以上; 3.获得武术六段后,为当地武术普及推广、全民健身做出突出贡献,作为主要负责人组织举办1000人以上省级武术活动3次以上; 4.获得六段后,负责所辖区域武术段位工作成绩突出,累计组织考评3000人以上获得武术中、初段位; 5.获得六段后,担任武术馆校副校(馆)长及以上职务,组织考评学生累计3000人次及以上获得武术中、初段位; 6.获得六段后,为当地传统武术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做出突出贡献,作为主要负责人组织编写出版当地《武术史》、《武术志》、《武术拳械录》,或当地传统武术拳种书籍等1部及以上。 (六)传统拳师系列:系统掌握某一传统拳种的技术和理论体系的民间拳师,社会影响力较大,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国家级非遗武术拳种代表性传承人; 2.省级非遗武术拳种代表性传承人满5年;或地市级非遗武术拳种代表性传承人满10年; 3.对某一传统拳种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普及推广做出一定贡献,并精通该拳种理论技法、历史渊源、传承谱系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4.获得六段后,为武术普及推广或传承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武术传习者,所培养传承人20人次及以上获得武术中段位; 5. 获得六段后,担任武术段位考试点、全民健身习练辅导站点主要负责人,组织段位考评累计100人次及以上获得武术中、初段位; 6. 获得六段后,本人参加由中国武术协会举办或认可的全国性武术比赛获得2项(次)一等奖或前三名。 (七)其他人员:除以上几类人员外,与上述申报条件和技术水平、社会贡献相当的武术传习者,经所在省市武术协会和两位及以上武术高段位人员推荐,可同等条件参加。 四、考评内容 (一)技术展示 本次申报武术七段技术考试,可从下列内容中任选一项进行现场展示,满分为10分。 1.由国家颁布过的普及推广套路、竞赛套路任选一项拳术或器械套路; 2.技术难度与动作数量与第三套国际武术竞赛套路相当的自选套路任选一项拳术或器械套路; 3.其他不存在争议的传统武术拳种任选一项拳术或器械套路; 4.武术散打为拳、腿、摔基本技术和组合技术等展示,以及条件实战展示。 (二)理论考试 理论考试分笔试(闭卷考试)与答辩,内容参考《中国武术段位(七段)考试指导手册》中的理论考试内容,合格线根据报名人数和排名情况划定。 1.理论考试:内容以武德、武术文化、历史为主,兼顾武术技术理论内容,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2.面试答辩:由高段位考评委员会组成考评小组,采用抽签、陈述、答辩形式进行,考生抽签后准备时间 5 分钟;陈述3 分钟,答辩时间 8-10 分钟,满分100分。 (三)武德考核 凡在资料初审、社会公示、复核审查,以及后续发现存在违反《清理整治武术乱象规范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或出现如下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七段晋升考试,已授予的段位者予以撤销或相应处罚。 1.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段位证书或伪造运动员等级证、教练员证、裁判员证等相关资格证书; 2.加入涉嫌违规的境外武术组织,参与组织或参加不规范武术活动; 3.随意自创门派、私下约架、恶意攻击、相互诋毁、歧视他人; 4.自封“大师”、“掌门”、“正宗”、“嫡传”等称号,欺世盗名,招摇撞骗,误导群众; 5.以“拜师收徒”、“贺寿庆典”、“评比表彰”等为名收费敛财,以及其他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 6.丧失武德、品德败坏,背离武术精神,虚假宣传、恶意炒作、造谣传谣、发表不当言论等; 7.借武术之名从事其他违法违规活动。 五、考试办法 (一)考试规则 1.套路展示考试参照中国武术协会2012年版《传统武术套路竞赛规则》。 2.散打展示考试参照中国武术协会2017年版《武术散打段位晋级考评手册》。 (二)时间要求 1.拳术、器械:完成时间不少于1分20秒,不超过2分钟(太极类项目除外)。 2.太极拳、太极器械:完成时间不少于3分钟,不超过4分钟。演练至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提示。 3.武术散打:拳、腿、摔基本技术和组合技术空击展示不少于1分钟,不超过2分钟;条件实战展示时间为2分钟。 六、报名方式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协会,设有武术段位制办公室的高校等一级单位会员,可组织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人员报名参加。 (二)符合条件的社会个人,应由两名及以上武术高段位者推荐,并经所在省市武术协会一级段位办审核盖章,推荐者必须本人签字,并有明确推荐意见和评语。 (三)参加考试人员必须穿武术服装和武术鞋,服装不符者,不予参加考试。服装、器械自备。 七、申报材料 凡符合本次武术高段位七段申报条件者,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如下申报材料,并经高段位评审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参加七段晋升考试。 (一)《中国武术段位制》高段位申报表(七段)。 (二)疫情防控及考试责任声明书。 (三)其他材料,请按照“晋升高段位申报材料目录”提供相关证明辅助材料。 (四)凡提交的申报材料均不退还,请自留备份。 以上材料表格均可从中国武术协会官方网站下载(网址www.wushu.com.cn),且均需推荐专家签字和相关单位审核盖章后,应于2022年12月31日前,邮寄至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duanweibangongshi@126.com。 八、相关费用 (一)凡取得晋升七段资格者,按照《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缴纳段位考评技术服务费700元。 (二)参加考试人员交通费、食宿费自理。 九、联系方式 地 址: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 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号(邮编100029) 联系人:邱 勇、孙新锋 电 话:010-64912172 邮 箱:duanweibangongshi@126.com附件1:中国武术段位制高段位申报表(七段).docx附件2:2022年中国武术段位制七段考试及疫情防控责任声明书.docx附件3:高段位申报材料目录.docx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 中国武术协会 2022年12月7日 本站责编:申烜臣
发布时间:2022-12-08
查看更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协会和设有武术段位制工作委员会的高校等一级单位会员: 为贯彻落实新印发的《中国武术段位制(试行)》《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推动武术段位制改革试行工作开展,做好武术段位制高段位八段、九段晋升工作,经研究决定,开展“2022年《中国武术段位制》高段位(八、九段)晋升考评”工作。请各相关单位认真组织,严格审核晋升资格,做好相关申报工作。现将申报工作有关事项函告如下:一、时间安排 (一)申报时间:本次考试申报将从2022年12月10日开始,至2022年12月31日截止(以当地邮戳为准)。 (二)考试时间地点:具体时间地点,将根据疫情防控实际情况另行通知。二、参加单位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协会,设有武术段位制办公室的高校等一级单位会员,以及符合申报条件的社会个人均可参加。三、八段申报资格 凡获得七段满5年,熟练掌握两种以上拳种(含散打)的技术和理论体系,武术业绩优异、业务能力突出、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对武术事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者,同时符合以下任一系列相关条件和要求者,均可申请晋升八段。 (一)教练员系列:全国知名武术教练员,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获得武术国家教练职称满5年;或武术高级教练职称满10年; 2.获得七段后,作为主要教练所培养运动员,获得过世界 杯、世锦赛,亚运会、亚洲杯、亚锦赛等国际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冠军3人次及以上; 3.获得七段后,作为主要教练所培养运动员,获得过全运会、冠军赛、锦标赛等全国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冠军5人次及以上; 4.获得七段后,担任国家队或国家集训队教练员3次以上; 5.获得七段后,作为主要教练所培养运动员,有50人及以上获得武术中段位; 6.获得七段后,在国家 级学术期刊、杂志公开发表武术文章1篇及以上。 (二)裁判员系列:全国知名武术裁判员,精通武术竞赛规则和裁判法,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获得武术段位国家 级考评员满5年; 2.获得武术国际 级裁判员满5年;或武术国家 级裁判员满10年; 3.获得七段后,在世界 杯、世锦赛,亚运会、亚洲杯、亚锦赛等国际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中担任过裁判长及以上职务1次及以上,或担任裁判员3次及以上; 4.获得七段后,在全运会、冠军赛、锦标赛等全国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中担任过裁判长及以上职务1次及以上,或担任裁判员3次及以上; 5.获得七段后,在国际性、全国性社会武术比赛中担任副总裁判长及以上职务2次及以上;或担任裁判长5次及以上; 6.获得七段后,在全国武术高段位考试或考评工作中担任考评员3次及以上。 (三)运动员系列:全国著 名武术运动员,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获得国际武英级运动员(国际运动健将)满10年;或获得武英级运动员(运动健将)满15年; 2.已获得武术高级职称,或武术副高级职称满5年; 3.已获得武术国际 级裁判员;或武术国家 级裁判员满5年; 4.获得武术七段后,获得过世界 杯、世锦赛,亚运会、亚洲杯、亚锦赛等国际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冠军1次及以上; 5.获得武术七段后,获得过全运会、冠军赛、锦标赛等全国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前3名2次及以上; 6.获得武术七段后,曾入选国家队或国家集训队,或被选派代表国家参加比赛、外事出访、推广培训或宣传展演等5次及以上。 (四)教学科研系列:全国知名武术科研专家或教学名师,科研成果丰硕、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获得武术正高职称(含正高级教师)满5年;或武术副高职称(含高级教师)满10年; 2.获得七段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或其他国家 级课题武术科研项目2项及以上; 3.获得七段后,在国际SCI或SSCI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武术科研论文2篇及以上; 4.获得七段后,在国内CSSCI或CSCD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武术科研论文2篇及以上,或公开出版武术专著1部及以上; 5.获得七段后,所撰写武术论文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做大会专题报告3次或被评为一等奖5次及以上; 6.获得七段后,组织所任教学生参加段位制考试或考评,有500人次及以上获得武术段位。 (五)管理人员系列:恪尽职守、敬业奉献,为武术事业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从事武术管理工作满10年的处级及以上职务者; 2.获得七段后,作为主要负责人承办由中国武术协会主办或授权的国际性、全国性武术赛事活动3次及以上; 3.获得七段后,为当地武术普及推广、全民健身做出突出贡献,作为主要负责人组织举办1000人以上省级武术活动5次以上; 4.获得七段后,负责所辖区域武术段位工作成绩突出,组织考评累计5000人次以上获得武术中、初段位; 5.获得七段后,担任武术馆校长职务,组织考评学生累计5000人次及以上获得武术中、初段位; 6.获得七段后,为全省传统武术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做出突出贡献,作为主要负责人组织编写出版本省《武术史》、《武术志》、《武术拳械录》,或本省传统武术拳种书籍等1部及以上。 (六)传统拳师系列:熟练掌握两种以上拳种(含散打)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获得国家 级非遗武术拳种代表性传承人满5年; 2.获得省级非遗武术拳种代表性传承人满10年; 3.对某一传统拳种挖掘整理、保护传承、普及推广做出较大贡献,并精通该拳种理论技法、历史渊源、传承谱系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 4.获得七段后,为武术普及推广或传承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武术传习者,所培养传承人50人次及以上获得武术中段位; 5.获得七段后,担任武术段位考试点、全民健身习练辅导站点主要负责人,组织段位考评累计500人次及以上获得武术中、初段位; 6.获得七段后,本人参加由中国武术协会举办或认可的国际性、全国性武术比赛获得5项(次)一等奖或前三名。 (七)其他人员:除以上几类人员外,与上述申报条件和技术水平、社会贡献相当的武术传习者,经所在省市武术协会和两位及以上武术高段位人员推荐,可同等条件参加。四、九段申报资格 凡获得八段满5年,精通两种以上拳种(含散打)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德艺双馨、德高望重,在国际和国内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对武术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者,同时符合以下任一系列条件要求者,均可申请晋升九段。 (一)教练员系列:全国著 名武术教练员,在国际和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获得武术国家 级教练员职称满10年; 2.作为主要教练所培养运动员,获得过世界 杯、世锦赛,亚运会、亚洲杯、亚锦赛等国际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冠军10次及以上; 3.作为主要教练所培养运动员,全运会、冠军赛、锦标赛等全国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冠军20人次及以上; 4.获得八段以后,担任国家队或国家集训队主教练5次及以上; 5.获得八段后,作为主要教练所培养运动员,有100人及以上获得武术中段位。 (二)裁判员系列:全国著 名裁判员,在国际和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获得武术国际 级裁判员满10年;或武术高段位国家 级考评员满10年; 2.获得八段后,在世界 杯、世锦赛,亚运会、亚洲杯、亚锦赛等国际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中担任过副总裁判长及以上职务5次及以上; 3.获得八段后,在国际性、全国性社会武术比赛中担任副总裁判长5次及以上; 4.获得八段后,在全运会、冠军赛、锦标赛等全国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中担任过副总裁判长及以上职务5次及以上; 5.获得八段后,在全国武术高段位考试或考评工作中担任考评员5次及以上。 (三)运动员系列:世界著 名运动员,在国际和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获得国际武英级运动员(国际运动健将)满15年;或武英级运动员(运动健将)满20年; 2.获得武术高级职称满5年,或武术国际 级裁判员满5年; 3.共获得过世界 杯、世锦赛,亚运会、亚洲杯、亚锦赛等国际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冠军5次及以上; 4.共获得过全运会、冠军赛、锦标赛等全国性高水平竞技武术比赛冠军10次及以上; 5.获得武术八段后,被选调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或中国武术协会组织主办的武术全民健身公益服务活动或宣传推广活动等10次及以上。 (四)教学科研系列:全国著 名武术专家或教学名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获得武术正高级职称(含正高级教师)满10年; 2.获得八段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或其他国家 级课题重大武术科研项目2项及以上; 3.获得八段后,在国际SCI或SSCI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武术科研论文3篇及以上;或在国内CSSCI或CSCD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武术科研论文5篇及以上;或公开出版武术专著2部及以上; 4.获得八段后,选调参加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主办的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担任大会主持专家3次或为大会做专题报告5次及以上; 5.在武术理论研究某一领域有重大突破,对传统武术挖掘整理、文化研究、学科建设、技术创新、科学健身、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五)管理人员系列:为广泛开展武术全民健身,武术普及推广,为武术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从事武术管理工作满5年的副司级及以上职务者; 2.获得八段后,负责所辖区域武术段位工作成绩突出,组织考评累计10000人以上获得武术中、初段位; 3.获得八段后,担任武术馆校长职务,组织考评学生累计10000人次及以上获得武术中、初段位; 4.获得八段后,为全国传统武术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做出突出贡献,作为主要负责人组织编写出版全国《武术史》、《武术志》《武术拳械录》,或全国传统武术拳种书籍等1部及以上; 5.为武术事业的普及推广,传统武术拳种挖掘整理、传承发展、推动中华武术走出去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六)传统拳师系列:德艺双馨、德高望重,在国际和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符合下列条款任意2项及以上者: 1.获得世界 级非遗武术拳种代表性传承人; 2.获得国家 级非遗武术拳种代表性传承人满10年; 3.为某一传统武术拳种挖掘整理、传承发展、普及推广等做出重大贡献的代表性领军人物; 4.获得八段后,为武术普及推广或传承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武术传习者,所培养骨干传承人100人次及以上获得武术中段位; 5.获得八段后,担任武术段位考试点、全民健身习练辅导站点主要负责人,组织段位考评累计1000人次及以上获得武术中、初段位。 (七)其他人员:除以上几类人员外,与上述申报条件和技术水平、社会贡献相当的武术传习者,经中国武术协会高段位委员会和两位及以上武术高段位人员推荐,可同等条件参加。五、武德考核 凡在资料初审、社会公示、复核审查,以及后续发现存在违反《清理整治武术乱象规范赛事活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或出现如下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八段九段晋升考评,已授予的段位者予以撤销或相应处罚。 (一)用不正当手段获得段位证书或伪造运动员等级证、教练员证、裁判员证等相关资格证书。 (二)加入涉嫌违规的境外武术组织,参与组织或参加不规范武术活动。 (三)随意自创门派、私下约架、恶意攻击、相互诋毁、歧视他人。 (四)自封“大师”、“掌门”、“正宗”、“嫡传”等称号,欺世盗名,招摇撞骗,误导群众。 (五)以“拜师收徒”、“贺寿庆典”、“评比表彰”等为名收费敛财,以及其他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 (六)丧失武德、品德败坏,背离武术精神,虚假宣传、恶意炒作、造谣传谣、发表不当言论等。 (七)借武术之名从事其他违法违规活动。六、报名方式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武术协会,设有武术段位制办公室的高校等一级单位会员,可组织本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人员报名参加。 (二)符合条件的社会个人,应由两名及以上武术高段位者推荐,并经所在省市武术协会一级段位办审核盖章,推荐者必须本人签字,并有明确推荐意见和评语。七、申报材料 凡符合上述八段、九段申报条件者,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如下申报材料,并经高段位评审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八、九段晋升考评。 (一)《中国武术段位制》高段位申报表(八 九段)。 (二)个人技术演练视频光盘。 (三)其他材料,请按照“晋升高段位申报材料目录”提供相关证明辅助材料。 (四)凡提交的申报材料均不退还,请自留备份。以上材料表格均可从中国武术协会官方网站下载(网址www.wushu.com.cn),且均需推荐专家签字和相关单位审核盖章后,应于2022年12月31日前,邮寄至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并将电子版发送至邮箱: duanweibangongshi@126.com。八、相关费用 (一)凡取得晋升八段资格者,按照《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缴纳段位考评技术服务费800元。 (二)凡取得晋升九段资格者,按照《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缴纳段位考评技术服务费900元。九、其他事宜 (一)为推动武术段位制工作改革试行,本次高段位八、九段考评工作,按照2022年新修订的《中国武术段位制》《武术高段位八段九段考试实施细则》标准和要求执行。 (二)已在2018年度提交过八段、九段申报材料者,本次可按本通知要求补充新增申报材料,如无增补将按原材料参加考评。十、联系方式 地 址: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社会活动部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号(邮编100029) 联系人:邱 勇、孙新锋 电 话:010-64912172 邮 箱:duanweibangongshi@126.com附件1:中国武术段位制高段位申报表(八 九 段).docx附件2:高段位申报材料目录.docx 体育总局武术中心 中国武术协会2022年12月7日本站责编:申烜臣
发布时间:2022-12-08
查看更多【一把手谈科技文化】 多彩非遗薪火相传,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为做好新时代非遗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和旅游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重要论述精神,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分类保护,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非遗保护传承取得显著成效、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提供了非遗保护传承实践的“中国方案”。 推进依法治理,筑牢非遗保护传承“四梁八柱”。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坚实法律基础。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新时代非遗保护工作指明目标方向。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办法、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联合中宣部、财政部印发非遗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联合财政部出台非遗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逐步健全配套政策,搭建起非遗保护传承法规体系的主体框架。全国31个省区市均出台非遗保护条例,一些市、县出台地方性法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现已建立包括调查记录、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区域性整体保护、传承体验设施、理论研究在内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着力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认定各级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多人,其中包括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批155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5批3068人。大力提升区域性整体保护水平,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5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积极做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的申报和履约工作,截至目前,共有昆曲、中医针灸、太极拳等42个项目列入其中,总量居世界第一,向世界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亮丽风采。 注重创新发展,持续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围绕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创新实施多种行之有效的非遗保护方式。实施非遗记录工程,对1805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记录,保留“中国记忆”。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实施方案(2021—2025)》,举办1100余期培训班,受训学员超3.8万人次,加上延伸培训,覆盖人群超10万人次。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发布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对14类383个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实施曲艺传承发展计划,增强濒危剧种、曲种的生命力和存续力,挖掘阐释民间文学的时代价值、社会功能,推动传统体育、游艺纳入全民健身活动,扩大和增强了非遗保护的社会基础、传承后劲。积极推动非遗学科专业建设,11所普通高等学校设立非遗保护本科专业,12所院校开展非遗方向人才培养试点。 服务工作大局,探索非遗连接现代生活路径。发挥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资源优势,带动城乡就业、群众增收。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关于持续推进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截至2022年6月,支持各地设立非遗工坊2500余家,其中1400余家设立在脱贫县,培养出包括“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在内的一批优秀带头人。连续3年举办“非遗购物节”,打通非遗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销售额超16亿元,成为群众参与非遗保护、共享保护成果的文化消费品牌活动。统筹非遗保护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制订《黄河流域非遗保护传承工程建设方案》,推动黄河流域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利用非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业态,推出一批非遗特色鲜明的主题旅游线路,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与现代生活充分联结,展现亮丽风采、焕发勃勃生机。 加大推介展示,持续构建非遗现代传播格局。每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开展非遗展示系列活动,2022年活动期间,线上、线下6200多项活动精彩绽放。定期举办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原生民歌节、全国非遗曲艺周。积极推动非遗线上传播,连续3年举办“云游非遗·影像展”,2022年汇集2800余部非遗题材影片、纪录片在线公益性展播。连续2年举办“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活动,在网络平台集中展示年俗非遗项目,累计播放量20.3亿次。邀请、支持各级各类媒体广泛参与非遗传播,央视综合频道制作播出《非遗公开课》《非遗里的中国》,光明日报、光明网开展“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宣传活动,抖音等新媒体推出“非遗合伙人计划”“看见手艺计划”等非遗传播专项行动。2012年以来,全国共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35万余场次,海内外民众得以走近非遗、体验非遗、品味非遗、爱上非遗。 (作者:胡和平,为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
发布时间:2022-09-08
查看更多为进一步推进太极拳人才队伍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焦作市出台了《焦作市太极拳人才认定办法(试行)》,开展太极拳人才认定工作。望广大太极拳从业或爱好者根据自身实际认真对照认定条件和标准,积极参加焦作市太极拳人才认定申报工作。请符合条件的下载并按要求填写《焦作市太极拳人才认定申报表》一式五份,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于2021年11月8日前报送至温县武术协会。后附:焦作市太极拳人才认定申报表联系人:朱苗苗,电话:13523346760
发布时间:2021-10-28
查看更多7月7日上午,温县首届武术锦标赛在陈家沟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举办。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培华出席并宣布比赛开幕。县领导李备战、史玉龙、王欢欢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现场李培华宣布比赛开幕 大赛由温县人民政府主办,温县教育局、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温县体育运动发展中心、温县武术协会承办,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温县陈家沟景区管理局、温县非遗保护中心、温县启程体育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广东省武士龙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赞助。本次比赛是温县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的汇报赛,是焦作市“一赛一节”太极拳大赛的选拔赛。裁判员代表宣誓运动员代表宣誓温县首届武术锦标赛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上,运动员代表和裁判员代表分别宣誓。随后,精彩的节目表演礼赞了建党100周年的辉煌成就,也展示了武术人拼搏进取的精神风貌,提振了运动员争金夺银的坚定信心。精彩的节目表演比赛现场 据了解,本次大赛是温县重点打造的高水平、高规格武术赛事,也是运动员交流、学习、锻炼、展示的重要平台。大赛为期三天,从7月7日到7月9日,共有42支代表队800余名运动员 ,74个单项竞赛、21个集体竞赛和7队对练竞赛。为保证本次比赛顺利进行,特由多名国家、省、市级专家、太极拳名家、裁判组成本次比赛仲裁委员会、竞赛监督委员会以及裁判组,为比赛营造了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
发布时间:2021-07-27
查看更多6月28日上午,市消安委第九调研组在市体育局副局长杨相军带队下莅临温县调研指导火灾防控工作,督导检查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副县长王欢欢陪同检查。检查组在功夫文武学校实地检查查看资料杨相军一行先后到功夫文武学校、飞阳篮球俱乐部、盛世新天地小区、太极拳祖祠博物馆等地检查指导消防安全工作。检查组重点就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等建筑消防设施是否配备,相关人员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和是否能够熟练操作消防器材等情况进行了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检查组要求相关负责人要及时落实整改,切实增强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强化源头管控,全面排查整治,扎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武管中心组织全县各武术馆校负责人在温县功夫文武学校召开安全工作观摩会。会上,温县功夫文武学校负责人介绍了该校安全工作开展情况,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该校消防器材的配备、消防标识及人员疏散通道设置情况,并组织了火灾应急演练。杨相军指出,消防安全大于一切,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深刻吸取近期火灾事故教训,全面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消防培训和演练,严抓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大力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要加强消防宣传培训,定期对各相关负责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疏散演练,切实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发布时间:2021-06-29
查看更多6月26日,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在陈家沟组织开展“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为主题的消防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活动。目的是为增强大家消防意识,提高火灾扑救及自救能力。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主任任海林、温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周磊、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刘高杰、温县消防救援大队助理工程师杨玉川出席活动,全县各武馆武校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任海林指出,一定要提升全县各武术馆校消防安全意识,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排查消防安全隐患。任海林讲话县消防救援大队从普及消防知识出发,详细讲解了引发火灾原因、火灾报警的要点、灭火基本方法、基本消防器材的使用以及引发火灾后的逃生方法、逃生步骤等。并针对武馆武校,提出了切实有效的火灾预防建议。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周磊消防救援大队助理工程师杨玉川随后,在陈家沟太极拳学校开展了现场消防技能培训,演练了意外火灾事故,就怎样利用消防器材扑灭初起火情等关键节点,进行了实景操练。
发布时间:2021-06-29
查看更多发布时间:2021-05-19
查看更多发布时间:2021-05-19
查看更多2021年5月8日上午,为期5天的“温县2021年武术教练员培训班”在温县武术培训中心与大家见面了,此次培训以学习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推广套路(即太极拳“六进”推广套路)及相关理论为主要内容,共有来自各武术馆校的教练员和太极拳爱好者110余人参加。 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副主任刘高杰在培训班开班时说,本次培训班是为了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太极拳“六进”工作的指示精神,统一太极拳“六进”推广套路,便于太极拳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普及。为此,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特委托温县武术协会举办了这次教练员培训班。 温县太极拳武术文化管理中心主任任海林在讲话中指出,武管中心本着易学易练易掌握的原则,经广泛征求太极拳师意见、集中商讨、反复演练、主管领导把关,整理制作而成太极拳“六进”推广套路。它将作为今后我县太极拳“六进”、太极拳演练推广普及套路,计划用3——5年时间,逐步形成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基础套路演练的动作统一。 希望所有参加培训的学员要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扎实掌握,肩负起教练员责任,完成教练员任务,为太极拳推广普及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21-05-12
查看更多12月17日,太极拳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际武术联合会向温县武术协会发来了贺信!温县武术协会全体人员将以本次申遗成功为契机,以“为人类送健康”为己任,进一步加大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力度,共同为武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发布时间:2021-01-07
查看更多作为人类独具特色的文化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彰显着一个民族的智慧魅力。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7日20:3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欢呼这一神圣时刻这令人欢欣鼓舞的一刻,让陈家沟成了欢乐的海洋,汇聚在这里的来自全国各个流派的拳师们欢呼雀跃,热烈庆祝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刻,也让“全球太极人聚焦陈家沟”欢乐行拉开了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系列活动的帷幕。市领导刘涛、宫松奇、王付举,县领导毛文明、李培华、李备战、胡义胜、郑爱珍、朱保平、陈宁、孙启卫、王咏生、任红星、史玉龙等与广大太极拳爱好者一起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活动现场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的举行恰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项会议正式公布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时。这场盛会,是在文化和旅游部指导下,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焦作市委、焦作市人民政府联合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等太极拳7大社区所在省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共同谋划组织的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当晚的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流光溢彩、惊艳炫目,古朴厚重中更添气势恢宏。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之全球太极人聚焦陈家沟欢乐行活动在这里举行。在大树参天、绿水幽幽的东沟创拳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极拳代表性传承人陈小旺为大家讲述了陈家沟和太极拳的故事,并进行了行云流水的太极拳表演;在古色古香的民居院落武学社,人们探寻了杨露禅学拳的传奇故事……随后大家共同观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结果宣布现场的实时画面,欣赏了深邃凝重,古朴典雅,粗犷豪放,气势磅礴的得胜鼓表演。在太极拳祖祠内,宏伟壮观、威武雄壮的鼓乐和美轮美奂的千人太极拳交相辉映,更具一种震天动地的力量;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唱出了太极人的欢欣鼓舞和对祖国的深切祝福。最后,精彩的无人机表演拼出“太极拳好”等字样更是将活动再次推向高潮。 活动现场系列活动将持续到25日,包括太极拳七彩花车巡演活动,太极拳传承发展新闻发布会,陈氏太极拳展演暨开幕式,和氏太极拳展演,杨氏太极拳展演,武氏、吴氏太极拳展演,太极拳保护传承发展座谈会,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开幕式,李氏太极拳、王其和太极拳展演,太极拳“六进”活动开幕式,太极拳“六进”活动颁奖仪式等。届时,融“四海同贺”“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三个篇章、结合声光电等现代舞美打造的太极拳的视听盛宴将在陈家沟上演。 活动现场据悉,太极拳是我省第一个牵头申报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至此,我国共有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在陈家沟村由陈王廷创编以来,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出以其他姓氏或姓名命名的多个流派,现有80多套拳术、器械套路和20多种推手方法,其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得到不断丰富,传遍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习练人数达到数亿,成为一项国际化健身形式。文化和旅游部将太极拳列入2019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工作中,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牵头组织的太极拳申遗相关材料进行完善修改,并按时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河南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近年来,在太极拳的挖掘保护、文化传播、对外交流、文旅融合、传承培训、理论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卓有成效:扎实开展调查及建档工作,对太极拳相关历史文献和珍贵史料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建立了太极拳数据库;多渠道推动传承教学,目前太极拳已成为焦作市中招考试必考科目,并纳入温县中小学教育必修课程;注重整体保护,认定温县太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展整体性保护工作;多渠道宣传推广,“一赛一节”“一带一路太极行”等推广活动叫响了“太极功夫”;加强协同合作,与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共同行动,保护该遗产项目。 活动现场作为太极拳的“娘家”,早在2007年,温县就分别被中国民协和中国武协命名为中国太极拳发源地、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近年来,围绕打造“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这一战略目标,温县在太极拳传承保护、推广普及、产业发展、人才振兴等等方面做出一系列探索:以传承保护为灵魂,通过举办太极拳研讨论坛、开展太极拳文艺创作、加强太极拳展馆建设、强化太极拳项目支撑,深挖了太极拳内涵;以推广普及为抓手,通过聚焦赛事、加大推广力度,聚焦名师、发扬传统文化,聚焦六进、夯实群众基础,扩大了太极拳影响;以文化产业为支撑,通过大力实施“太极拳+”战略,积极发展“太极拳+文化”,积极发展“太极拳+旅游”,积极发展“太极拳+康养”,以“武太极”引爆“文太极”,筑牢了太极拳基础;以人才振兴为保障,通过构建系统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太极拳武术培训产业体系,实施“大师回归”工程,制定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培养制度和计划,为太极拳的发展壮大储备了人才力量,推动了太极拳振兴。 来源:温县发布扫二维码 关注拳乡之声
发布时间:2020-12-25
查看更多